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农业、技术与环境”第二届万国鼎青年工作坊中国史青年学术沙龙举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9-12-03 浏览次数:

  2019年12月1日,主题为“农业、技术与环境”第二届万国鼎青年工作坊中国史青年学术沙龙在南京农业大学翰苑宾馆举行。来自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扬州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高校的青年学者,《中国农史》编辑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华书局等专家组成的评议团,及数十位来旁听学习的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农业、技术与环境”这个主题进行了细致研读和深入探讨。
  此次工作坊的召集人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王思明教授和李昕升副教授,李昕升副教授表示,举办这样高水平的大型青年学者论坛,对于青年学者相互学习、拓展思维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对于与会旁听的学者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本期工作坊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沈志忠教授主持,沈教授首先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前世今生、万国鼎先生的履历,同时对万国鼎青年工作坊表示了高度的肯定。
  上半场共有四位青年学者在会场做了精彩的报告展示,第一位报告者是来自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杜新豪副研究员,他的报告题目是《晚明日用类书中的耕织图像研究》,杜老师从他进行该研究的缘起、进行具体分析农政全书等农书中的具体图像和古人为什么要搭配图像,为什么会有耕织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方万鹏老师,他就水力磨坊在用水问题上与农田灌溉、水运之间产生矛盾而被拆毁的水案展开,做了《唐宋“水力磨坊案”的历史书写、政治表达与史实解析》的汇报。
  第三位报告人是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李淮东老师,他的汇报题目是《秦汉时期官私冶铁业研究三题》,他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官营和私营冶铁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即制度变化,并对两汉时期官营冶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了初步估算,在最后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第四位报告人是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吴昊老师,他的汇报题目是《长沙东牌楼简牍所见农业小考》,吴老师首先就东牌楼简牍的出土概况和意义向大家进行了阐释,接着对简牍中关于与农业有关的官吏设置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进行科研工作时所产生的疑惑,出土文献一定就是正确的吗,当文本文献和出土文献出现矛盾时,出土文献是否会推翻文本文献的记载。
  四位学者汇报结束后,由沈志忠教授进行主持,与谈专家张莉、孟刚、马建强和郭时羽老师分别就四位青年学者的汇报进行了全方位地评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现场讨论氛围浓厚,一度将气氛推向高潮。
  青年工作坊的下半场地会议在当日下午两点半准时进行。下半场的主持人是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潘晟教授,潘教授首先阐述了农业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农史研究还有很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可以开展,并指出进行农史研究或许还应该考虑一下古代农业对于环境的改造,同时还可以关注土壤分析、农业考古、农业生态环境、作物制度与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
  下半场的第一位汇报人是来自中山大学历史系的潘明涛副研究员,他汇报的题目是《灌与不灌:明清畿辅水田学说的形成与分歧》,他首先对不同历史语境中的水田概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作为解决痹症的水田、作为地方生计的水田、作为环境控制的水田及概念重心不断变动的水田、淤田。
  第二位汇报人是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王旭老师,他就唐宋时期淮南东部水利工程由灌溉性质逐渐转为通漕性质,水利工程的利用方式也逐渐暴露出灌溉与漕运之间的矛盾、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作了题目为《由灌溉到通漕:论唐至北宋时期淮南东部的水利工程》的汇报。
  第三位汇报人是来自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的耿金老师,他汇报的题目是《中国水利史研究路径转变与景观视角》,他认为景观一直是历史地理学关注的重点,我们在开展研究工作时要重视历史时期景观的空间差异,并指出目前我们国内与水相关的历史景观研究主要有水域景观、农田景观等,并向与会者展示了区域人地关系演变中景观画面的变化过程,同时指出这种景观水利的作用与地位不太突出,希望能够加深探索中国水利景观史研究。
  第四位汇报人是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龚珍老师,其题目是《船舫游园与白居易的园林文化场》,以历史地理作为空间视角来进行研究,接着阐述了山的隐退与园林空间结构的重组、园林选址的更迭与理论构建、世俗化的园林文化场等内容。
  第五位汇报人是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李昕升副教授,这次他汇报的题目是《问题、范式与困境——<中国南瓜史>研究理路》,李老师提出虽然现在不做相关方面的研究了,但是有必要整理一下研究思路——提出作物史在农史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开展作物史研究跨越了国别史、断代史的研究限制,且当前的物质文化史多从属于文化史研究范畴,对于农业关注不够。李老师将作物的本土化概括为三段论:即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并提出可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最后也提到了在进行研究工作时的一些困境,认为还是缺乏像青年工作坊一样的学术对话,这也反映出了青年工作坊举办的意义。
  与谈专家张莉、马建强、孟刚和郭时羽老师也分别就下半场的五位青年学者汇报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潘晟教授认为年轻人应当在守住本分的基础上再发展创新,并谈到在民国时期开创者就是大师,现在要想成为大师,需要我们打好基础,再进行总结创新,并对相关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会议现场不同专业背景、领域的专家学者不断提出新看法及视角,现场讨论热烈且有深度。
  会后,与会青年学者纷纷表示,这次学术研讨开拓了研究思路,拓展了研究视野;青年学者一致认为,青年工作坊是一种灵活且有效的学习交流形式。能够和众多专家学者、核心刊物编辑进行这样密切的学术交流,对于各自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也对主办方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表达了感谢。
  (王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