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省内首家大运河农业文明研究专题分院、南京农业大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正式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淮安师范学院校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淮安分院院长焦富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爱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盛邦跃主持。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表示,希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性学科优势和科研人才、信息等特色优势,立足大运河沿岸的农业文化历史遗产的全面调查与考证,聚焦运河农业文明传承、保护与利用,继往开来,勇攀高峰,争创一流,不断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添砖加瓦,积极贡献高质量、高水准的决策建议。
成立仪式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宣读了《关于设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的决定》,夏锦文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揭牌。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Spencer Stewart教授,分别做了以《运河农耕文明:回顾与展望》和《伊利运河的比较研究》为主题的大会报告。
揭牌仪式结束后,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的未来发展规划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也在当天举行。
据了解,此次揭牌仪式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国科技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承办。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十分重视以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业文献学、农业文化遗产为学科重点发展方向的研究,采取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已建设成学界知名的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信息资源中心、传播展示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是我国农业史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大运河农业文明研究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初步梳理出农业动植物资源、农业活动遗址、农业技术方法、农业工具与器械、农业制度与民俗等大运河沿岸丰富多元的农业文化遗产,形成了一大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学术研究成果。(许天颖/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