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撰写的调研报告《关于江苏传统村落保护的对策与建议》获得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同志批示。
批示指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指示相关部门要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全面推动。
调研报告针对当前江苏传统村落面临的空心化、老龄化、建设与开发不当、村民意愿与村落保护之间矛盾凸显、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和困境,提出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明确政府主体责任、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处理好政府、村民、企业的责任和利益关系,以及创新保护利用模式和方式等对策建议,对长久留存江苏有限且珍贵的传统村落,传承江苏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传统村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丰富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大多以各种形态、各种组合融合于村落。因此,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调查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源远流长,最早始于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农史研究室,1955年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成立了国内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农业历史专门研究机构——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2000年在整合相关力量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近年来,在王思明教授的带领下,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团队将传统村落调查与保护研究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陆续编纂出版了《江苏农业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国内第一本高校通用教材《农业文化遗产学》, 举办了两次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6年5月,在多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又联络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中国传统村落记忆》学术工程,系统梳理传统村落资源,深入挖掘农业遗产价值,努力留存传统村落记忆,致力传承中华文化根脉。 (夏如兵、刘馨秋)